从机关到田野的"油茶书记":郭志伟的乡村振兴答卷

来源:校友办
日期:2025/08/26 08:32
浏览次数:122

郭志伟,我校2013级经济学专业优秀校友。现任江西共青城江益镇栗坂村第一书记,由共青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。

从窗明几净的机关办公室到泥泞起伏的乡村田野,从成堆的公文报表到满目的山茶果树,2024年,当郭志伟踏上共青城市江益镇栗坂村这片6.5平方公里的土地时,他就把“发展乡村产业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”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。一年来,他以党建为笔、产业为墨,带领这个曾经的“十三五”脱贫村闯出一条“油茶兴村、集体增收、农户致富”的振兴之路,让空气中飘溢的茶油芬芳见证着山村的蜕变。

踏遍青山问计于民:摸清家底破困局

初到栗坂村,扑面而来的现实令人揪心:全村430户1586人中仍有11户脱贫户、6户“三类人员”;村集体收入仅靠林租田租维系;祖辈传下的千余亩油茶林因管理不善几近荒废。这位新上任的第一书记深知:只有摸清家底,才能找到出路。

驻村首月,郭志伟就带着村“两委”干部走遍了13个村民小组。白天,他们钻进林地察看油茶长势;夜晚,围坐在农家炕头倾听民声。很快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症结:油茶品种老化、技术匮乏、销路不畅、价格低迷......但调研也带来希望:栗坂林地土壤特别适合油茶生长,村民积累了数十年种植经验。关键是如何破解“产品知名度低、销路闭塞”的发展瓶颈。

“把小茶籽做成大产业,让林地变'绿色银行'!”村民代表大会上,郭志伟掷地有声的提议赢得满堂掌声,但也夹杂着些许疑虑的目光。

党建引领聚合力:建强组织兴产业

“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,必须把村民拧成一股绳。”郭志伟深知,产业发展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。他牵头推行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”模式,由村支委委员和致富带头人担任理事长,自己则甘当“幕后参谋”——跑手续、定章程、建制度,确保合作社既“姓农”又“姓公”。

科技赋能提质效:引智聚力破瓶颈

为了扭转传统种植的困局,郭志伟多方奔走引入“外脑。他积极构建"科研单位+合作社+村委"共建模式,深化和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的合作。同时,积极对接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公司深化合作并投入资金改造车间,引进现代化生产线。在多方努力下,合作社成为共青城市知名的村办食品企业,"坂上人家"山茶油更接连斩获"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""江西气候好产品"等荣誉称号。

产销融合拓新路:线上线下齐发力

“酒香也怕巷子深。”为了打开市场,郭志伟积极推动“校地共建”。一方面优化包装设计,让“坂上人家”系列产品成功进驻本地商超;另一方面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资源开设助农直播间。这位"第一书记"更是亲自上阵直播带货,两度获得《九江日报》报道,让深山茶油香飘云端。

硕果盈枝惠农家:产业兴旺促共富

辛勤耕耘终迎丰收。在郭志伟带领下,栗坂油茶产业实现华丽转身:种植面积由千余亩扩至两千余亩;村集体收入从不足20万元跃升至100万余元;全村户均增收超2000元,脱贫户人均增收2500元。更可喜的是,油茶产业"引来金凤凰"——百亩柑橘园、中药材基地相继落地,各类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村中致富带头人从3人增至11人。

如今,漫步栗坂村,漫山油茶树迎风摇曳,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这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对郭志伟带领乡亲们奋力绘就的乡村振兴答卷最好的诠释。


0条评论
党政办
0792-4342912
人事处
0792-4379832
就业指导服务中心
0792-4347783
招生热线
0792-4341913
教务处
0792-4342914
学工处
0792-4379853
计划财务处
0792-4341278
地址: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邮编:33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