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土地上的忠诚印迹 ——2008级工商管理专业杰出校友苏涛

来源:校友办
日期:2025/09/29 06:43
浏览次数:111

苏涛,我院2008级工商管理专业杰出校友,在校期间曾任校学生会主席,现担任上饶市鹅湖书院景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、铅山县鹅湖镇纪委书记,同时兼任铅山县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负责人。在赣东北铅山县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,苏涛的足迹,深深印刻在乡村的田间地头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正风肃纪的第一线,用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,在平凡的岗位上,书写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。

根植沃土:心系桑梓的赤诚“逆行”

2012年,作为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共产党员,苏涛拥有留在大城市或进入省直机关的诸多选择。然而,他却以全县面试第一的优异成绩,毅然回到家乡铅山县,成为河口镇龙角湖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。面对亲友的不解,他的回答朴实而坚定:“省城不缺人才,但基层需要我。”

大学期间,他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,并参加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,系统学习理论,淬炼理想信念,最终作出了回到基层、服务家乡的“向下”选择。这条向下扎根的路,他一走便是十三年。大学生村官两年任期结束,面对上级机关的工作调动机会,他再次婉拒,选择考入汪二镇,成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公务员,继续在基层历练。2017年,当得知县级贫困村徐家村第一书记岗位空缺,很多人避之不及之时,苏涛又一次挺身而出,主动请缨。

深情为民:泥土中淬炼的初心

无论是担任村官、乡镇公务员还是驻村第一书记,他始终躬身力行地将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里。

初到龙角湖村任村官,恰逢县工业园拓园,需要搬迁“八队”村民。村民张进生因对原村干部存在误会,态度坚决,僵持二十天拒不签字,成为影响整村搬迁的“硬骨头”。苏涛没有简单依靠工作组施压,而是巧妙地利用母亲与张家的乡谊之情,主动承担起疏导工作。他连续两个晚上来到张进生家中,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,深入讲解政策利好,更以乡情为纽带郑重承诺:“张大哥,您放心签,到时我给您做保人!”这份设身处地的理解和诚恳担当的态度,融化了张进生心中的坚冰,他最终带头签下协议,并带动了其他村民。

在汪二镇担任公务员期间,苏涛负责综治信访工作。面对情绪激动、多次上访的村民费孝福,他始终保持耐心,先倾听,甚至自掏腰包买来点心递上。一句真诚的承诺,打动了这位曾被看作“难缠”的上访户,最终心悦诚服地返回家乡协调解决问题。

铁肩砺剑:执笔为矛的纪检“盐光”

2017年底,凭借在基层一线锤炼出的深厚群众基础、务实作风和出色能力,苏涛被借调到铅山县纪委监委工作。这开启了他将“盐光”精神融入反腐倡廉事业的新征程。

从田埂走进机关,苏涛迅速完成角色转变。他先后担任县纪委书记秘书、县纪委监委办公室主任、宣传部部长,直至成长为执纪审查一线的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。无论在哪个岗位,他都保持着严谨细致、敢于较真碰硬的作风,主办或参与查办多起违纪违法案件,用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。面对复杂案情和人情干扰,他始终坚守原则。

工作之余,诗词创作成为他滋养初心、抒怀明志的精神家园。他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、对党纪法规的敬畏,凝练于文字中。其文学创作持续受到关注:2009年大学期间,诗歌获江西省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原创诗歌比赛三等奖;2024年,廉洁主题诗文在首届“笪继良杯”廉洁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。2025年,他再次被推荐为第三届江西省十大青年诗人评选候选人。其作品中对廉政文化的思考和艺术表达得到了彰显。

永恒初心:汇聚微光的力量印记

从田埂到案头,从服务群众到监督执纪,苏涛的身份岗位几经转换。然而,那颗在书海中被周恩来精神感召、在基层被民意滋养、在纪检监察熔炉中淬炼的初心——“热爱家乡、服务人民、忠诚担当”——却始终如一,愈发闪亮。

他笃信实干,用脚步丈量民情;他心怀大爱,以真诚回应诉求;他铁肩担道义,凭赤诚坚守原则。因其扎实作风和良好业绩,苏涛在2023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,受到嘉奖。他的足迹印在铅山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和百姓的心坎上;他的付出生动注解着基层干部“脚下沾泥土,心中有信仰,肩上有担当”的深刻内涵;他如“盐光”般内敛纯粹、坚韧温暖的精神追求,昭示着平凡岗位上的微光,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征程、温暖心灵的不朽光华。


0条评论
党政办
0792-4342912
人事处
0792-4379832
就业指导服务中心
0792-4347783
招生热线
0792-4341913
教务处
0792-4342914
学工处
0792-4379853
计划财务处
0792-4341278
地址: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邮编:332020